top of page
活動報導

藏漢翻譯實作 譯注成果發表

▲廖本聖老師、欽哲基金會秘書游欣慈小姐、藏漢翻譯實作班學生,聆聽藏漢翻譯成果發表。

▲發表學生簡報譯注成果。

 

藏傳佛典漢譯與人才培育計畫自2016年9月起,為厚植本校藏漢翻譯人才能力,針對有志於參與藏漢翻譯工作的校友與學生於校內開辦藏漢翻譯實作班,經過廖本聖老師半年以來的指導,於2017年3月15日假佛教學系大樓102教室舉行翻譯實作成果發表會。校長惠敏法師、語言翻譯中心主任溫宗堃老師與欽哲基金會秘書游欣慈小姐,皆蒞臨現場指導。

 

發表會開始前,校長惠敏法師致詞時表示:「透過成果發表可以切磋,能夠與人一起分享。」並且勉勵本次參與發表的學員,未來將這些成果透過文字刊載於網路或期刊上,成就屬於自己的法身慧命。最後,校長分享了一個小撇步:「每天要養成要翻譯多少、讀多少文獻的習慣,這是一個基本功。」

 

會中共六位發表者分別就《聖普賢行願王會釋》、《心經廣註》、《佛隨念廣注》、《三學經譯注》、《三律儀次第譯注》、《聖臨終智大乘經疏》、《不淨觀次第》等七部譯注成果提出簡報。

 

隨後,游欣慈小姐代表欽哲基金會表示:「透過各位同學的介紹,令人非常想要繼續深入了解這些藏傳佛典的內涵。或許將來我們可以將這樣的發表向外公開,讓計畫之外的人也能參與,藉以達到推廣的目的。」未來,翻譯實作班仍會持續進行,我們祝福參與實作班的師生,持續精進共同為佛法付出心力。

2016學生暑期赴印研修藏語

 

拉達克豔陽下

吳宛真(佛教學系碩士班)

今年夏天,藏語學習機構Esukhia 為了躲避達蘭莎拉夏天擾人的雨季,所以第一次在拉達克開辦夏季密集課程。上課地點選在離拉達克首府列城(Leh)車程約20分鐘的小村落Choglamsar,這裡遠離了大城市的喧囂,也是尊者達賴喇嘛的夏宮所在之處,每年當尊者來拉達克傳法時,Choglamsar因地利之 便,不必大老遠奔波就能親身沐浴在尊者的甘露法雨下。 Esukhia安排的藏語課程模式採一對一教學,每週一至週五,早上9點至下午5點,每兩個小時輪換一位老師,一天下來,每位學生大概有四位不同的老師,每週更換一組新老師,每週六則是安排戶外的旅遊參訪。這種長時間沉浸在全藏語的學習環境,加上與拉達克人同住一個屋簷下的生活體驗,讓原本半句藏語都聽不懂的我,漸漸可以聽得懂一些、稍稍可以講得出一些。………

 

 

2015學生暑期赴印研修藏語

 

不一樣的藏語學習

釋洞崧(佛教學系碩士班)

學藏文的動機,起因於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巴利上座部的資料保留在藏文經典裡,這些資料除了參考日本學者的翻譯以外,自己若能親自從藏文中解讀,相信會有更不一樣的收穫。

到了達蘭薩拉的藏語學校Esukhia,所學的藏文以 口語應用為主,採一對一教學,每一小時換不同的老師,讓學生接觸不同口音。一天八個小時學習下來, 都在不停地講話。學校的理念是「immersion」,就是要讓學生泡在藏文的環境裡,用藏文學藏文,不使用其他語言。一開始一句藏文都不會說的我,上課時只能極盡比手畫腳之能。好在一個月後,已逐漸掌握藏文的基本會話。………

 

 

體驗新的習以為常

楊琍愉(佛教學系碩士班)

今天上午的戶外課程,我和 Sonam Tso 老師一起到達蘭薩拉大昭寺(gTsug lag khang)裡的博物館。裡面的文物坦坦蕩蕩卻又不吭聲地,讓我小心翼翼地解讀著那一些爭取自由與保留民族文化的昨天,以及撥雲見日的希望與熱情。當腳步停在偌大的照片牆前,我和一張張為民族自由而自焚抗議的年輕藏人對望,我有意識地安撫著自己砰砰作響的心跳,然而沒有察覺眼淚早已滑落在灰得發亮的水泥地板上。看到我遮遮掩掩地用手擦去眼淚,每一天清晨都會到大昭寺繞佛的老師,小聲地說:「我從沒來過這博物館。」………

 

 

 

 

「獎助研究生撰寫西藏大藏經譯注論文」

 

宗旨:藏傳佛典漢譯與人才培育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為鼓勵研究生撰寫西藏大藏經譯注論文,培養專業人才,提升翻譯西藏大藏經之品質,特訂定本簡章。

獎助對象:本要點適用之對象為國內外大學之碩士、博士研究生

獎助名額及金額(含稅):

(1)每年獎助碩、博士班畢業研究生共五位(可跨年流用)為原則,碩士生每位獎助金額為新臺幣二萬元;博士生每位獎助金額為新臺幣四萬元。

(2)通過評審之申請人應於接獲通知後三十日內與本計畫簽訂獎助契約,逾期視同放棄。

(3)申請人領款前,應檢送領據至本中心,俾憑撥款;領據表單請至本計畫網站下載。

時於2016年6月15日至9月15日(以郵戳為憑)向本計畫提出申請。

地點:法鼓文理學院綜合大樓GC001大講堂

主辦單位:法鼓文理學院語言與翻譯中心

若有疑問請播詢以下電話

聯絡電話:(02) 2498-0707 ext. 2245 / 蕭先生

電子信箱:jigme.hsiao@dila.edu.tw

展望藏傳佛典漢譯未來

2015/12/01法鼓雜誌 312期

 

 

【黃佳卿/金山報導】法鼓文理學院與欽哲基金會合作,執行近二年的「藏傳佛典漢譯暨人才培訓計畫」,邁入翻譯排程階段,十一月二十日於新校區綜合大樓大講堂舉辦「藏傳佛典漢譯之重要性與未來展望」研討會,邀請十多位臺灣、日本、中國、印度、美國的學者專家,分別就藏經的律部、般若、中觀、唯識、因明、俱舍等六個領域發表論文,深入探討各領域藏經的重要性,提供翻譯計畫未來的參考依據。

 

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副教授廖本聖表示,藏文佛典保存許多印度的佛教經論,若能將漢譯藏經缺佚部分補足,有助佛教弘傳,實是佛教之福。因明學者林崇安教授建議,可依藏文頁數短長排出譯經順序,或將尚存梵文原本的經論優先排入。參與譯經計畫的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蕭金松教授表示,當務之急應把重點放在翻譯人才培訓,廣招具備梵、巴、藏語言能力與佛典素養的人士加入,提昇譯經品質。………

 

▲各國專家學者深入探討藏經的重要性,提供翻譯計畫參考。

法鼓文理學院 藏傳佛典漢譯與人才培育計畫 穩健前進

 

2015/04/01法鼓雜誌 304期

 

【本刊訊】法鼓文理學院「藏傳佛典漢譯暨人才培育計畫」,自二○一四年三月六日與美國欽哲基金會簽約合作迄今,已屆滿一年。一年來,在計畫主持人語言與翻譯中心助理研究員蘇南望傑帶領下,已建立藏傳佛典漢譯準則、完成部分藏傳佛典實際翻譯,並開辦課程培育翻譯人才。

 

現階段已完成「《大乘莊嚴經論.安慧釋》譯注與考察」部分內容,並通過外審。另外,委由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蕭金松教授所成立的「般若工作坊」,翻譯獅子賢 《般若波羅蜜多二萬五千》;輔仁大學許明銀教授著手翻譯《丹珠爾》所收錄之阿底峽著作。專案也就《大正藏》未收錄之《藏文大藏經》經論數量、張數、字數三方進行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顯宗《甘珠爾》及《丹珠爾》尚未翻譯成中文的經論,各有一百一十二與六百五十三部,字數超過三千萬字。………

 

法鼓佛教學院、美國欽哲基金會 合作漢譯藏傳佛典與人才培訓

 

2014/04/01法鼓雜誌292期

▲法鼓佛教學院、美國欽哲基金會合作藏傳佛典漢譯計畫,由校長惠敏法師(中)、宗薩欽哲仁波切(右二)代表簽約。

左二為計畫主持人蘇南望傑教授,右一為翻譯姚仁喜,左一為現場引言人溫宗堃教授。(李東陽 攝)

【邱惠敏/臺北報導】藏傳佛典漢譯,開展現代譯經新紀元!三月六日,法鼓佛教學院、美國欽哲基金會於臺北安和分院簽署「藏傳佛典漢譯暨翻譯人才培訓計畫」,由校長惠敏法師、宗薩欽哲仁波切代表簽約,擔任翻譯的建築師姚仁喜、達賴喇嘛宗教基金會負責人達瓦次仁、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劉國威、政治大學教授林鎮國等三百多位教界、學界貴賓,都到場祝福。

 

惠敏法師致詞表示,創辦人聖嚴師父和欽哲仁波切都重視教育和文化,二○一二年欽哲基金會於香港舉辦「佛典傳譯‧漢藏互譯籌備研討會」,希望邀請在佛學研究、人才培育上成果豐碩的法鼓佛教學院,成為藏傳佛典漢譯計畫的重要團隊。

 

欽哲仁波切表示,雖然藏傳佛典的英譯工作已展開多年,但華文世界人數更多,如果能將藏典譯成漢文,將有更多人受益。簽約儀式最後,欽哲仁波切以「翻譯佛陀的言語」為題,說明佛學研究還是要回歸東方,並以經典為主,因為學佛還是要依據經論。

 

「藏傳佛典漢譯暨翻譯人才培訓計畫」以三年為一期,目前共分三期,除了計畫主持人,譯者包含臺灣、大陸、印度、尼泊爾、西藏等地的法師和學者。佛教學院將結合佛學資訊組的專業,未來翻譯成果將透過網站公布,並建立資料庫、電子佛典,以利更多人研究運用。………

bottom of page